编辑导读:“互联网+医疗”这个概念已经提及了很多年,,,,在此次疫情后,,,互联网医疗实现了规模化增长。。。。本文将从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医疗行业案例分析与个人总结四个部分,,对医疗互联网展开分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互联网医疗正在慢慢地不断丰富,,,在刚性需求增多和新冠疫情的爆发刺激下,,,互联网医疗实现了规模化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26年我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将达2000亿元,,,2020—2026年CAGR预计为14.23%。。。互联网医疗正处于一种小步快跑的阶段。。。。
笔者之前在做校园项目的时候接触过一些慢性病人,,,,也做过一些医疗信息化的概念性设计,,,,本着好奇的心态,,,,笔者对医疗行业与互联网的结合展开了探索并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总结,,,,在此分享给大家。。
本文将从互联网+医疗的现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医疗行业案例分析与个人总结四个部分进行介绍我对医疗信息化产业与互联网+医疗的薄见。。。
一、、互联网+医疗的现状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各个行业开始逐渐与信息化相结合,,,互联网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健康服务业态,,,,为医院的各科室从业人员、、管理人员、、信息流通等带来了便利,,也在不断提升医患就诊的便捷性、、、、安全性。。
目前从医院内部使用系统的角度来说,,,,医院数字化系统主要包含(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S、、医学影像存档于通讯系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电子病历EMRS等)。。目前HIS系统已成为医疗行业业务驱动、、、流程整合与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其核心功能为以病人医疗信息记录为中心,,,保障医院人事、、、财务、、、住院、、门诊、、挂号、、医技、、收费、、、、分诊、、、、药品管理等正常运转的线上管理平台,,提高医院的工作与信息流转效率。。。。其除了作为医院内部与其他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联动的重要系统以外,,,,与外界的交互也越来越频繁,,,,主要涉及社保、、、医保、、、、甚至银行系统与政务系统的业务与数据交互。。
从医患就诊使用角度来说,,笔者认为互联网医疗可以从两类用户群体的使用来划分,,,,按普通民众使用群体划分,,,互联网医疗产品主要有医药电商、、、家用医疗设备互联网+、、在线问诊挂号、、健康体检这四大块业务。。。按医生使用群体划分,,,,互联网医疗主要产品有在医用医疗设备、、、、医疗耗材、、、医疗AI、、医疗问诊、、、医疗知识交换五大块业务。。。。
纵观整个行业,,,,互联网+医疗在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层面上都在大幅度至今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此领域的发展道路十分宽阔。。。
在政治层面上,,国家正在大力重视医疗行业与信息化的结合,,卫生部将信息化纳入了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国务院也针对卫生医疗体系不断提出改进建议和纲要。。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能力,,规范电子病历临床使用和管理,,,促进医院内部各个系统的互联互通,,医联体之间数据的互联互通。。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起草了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这个评分将直接影响到医院的评级。。。
在经济层面上,,,,中新网1月18日电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消息,,,,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名义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增长(以下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同比名义增速)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3.8%。。。
在社会层面上,,,2020年在疫情背景下,,,健康医疗行业以其独特的互联网优势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健康产业发展态势向好,,,居民逐步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大健康产业整体营收规模达到7.4万亿元,,,,增幅为7.2%。。。互联网医疗服务行业在2020年迎来重大普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互联网医疗经济持续布局。。
从技术面上看,,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有效推动移动医疗行业的发展。。。。2020年,,互联网医疗受新冠疫情影响发展继续加快,,,,5G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落地应用也助推行业规模增长。。。5G和人工智能技术依旧是互联网医疗发展中的根本性的需求,,,,在医疗方面,,,,5G实现医疗终端设备的互联,,,而人工智能在控制和管理以及诊断智能化等多方面不断升级,,,持续推动互联网医疗产业升级。。。。而医疗硬件设备的提升与专业数字化医疗网络的搭建同样为互联网医疗提供更长远的技术支持。。。
二、、、互联网+医疗的发展历程

从医疗信息化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出,,,2000年开始,,HIT企业开始建立,,,,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HIS系统亮相中国,,,,之后为了满足更加多样化的临床需求,,,与HIS系统相关却又独立于HIS系统的以医生为重的临床信息系统(LIS、、、、PACS)开始增长。。。随着健康信息化内涵和外延的不断拓展,,,国务院以及国家卫健委对于医疗信息化的不断增强重视,,HIS系统已成为医疗行业业务驱动、、流程集成、、、、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引擎系统。。。。医院正在逐步全面进行以EMR为核心,,,与人口健康信息平台互联,,,,实现院内院外信息共享。。。
目前医疗+互联网主要的方向还是基于四个方向:
1)人口健康信息化全覆盖
全面实现一卡通
三大数据库(电子x健康档案、、、EMR、、、全员人口个案数据)的圈人口覆盖
2)信息互联互通
四级人口健康信息的的互联互通
六项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
医院内部信息互联互通
保证数据互联互通进行时的安全性
3)推广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4)加快实现远程诊疗
建立医患对互联疗医疗平台的信赖和使用习惯
确保信息安全、、、信息标准
通过查阅更多资料,,,笔者总结了而目前医疗信息化存在的一些问题:
1)信息孤岛问题
一部分科室逐渐建立了自己的系统,,,但这些系统在建立的时候却没有考虑到医院系统的集成,,或者不具备集成条件,,,他们在建设HIS、、PACS、、、LIS、、RIS、、CIS过程中没有遵循统一的标准
患者的信息在各个系统中有不同的标识
医院各应用之间通信困难
现有电子病历系统多数只是还停留在病历资料的一种录入工具,,在智能提示、、、病历质量自动监控方面及与其它系统HIS、、、LIS、、PACS无缝集成方面做的不太到位
2)缺乏医院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梯队
同时懂得医疗行业管理与计算机技术的人才十分稀少。。。
三、、医疗行业案例分析
患者-医生-医疗机构是医疗行业的三大用户角色。。。。

自古有患才有医,,患者是医疗行业的用户核心,,,,所以在医疗系统中,,EMRS系统是建设医疗信息数字化的核心交互介质。。。患者作为医疗体系中供需关系的起点,,,,提升患者的寻医、、就医、、医后体验是未来数字化医院的发展趋势。。。
上文提到,,随着医疗行业对互联网医疗分级诊疗及远程诊疗的推广,,,,各大面向患者的互联网产品也开始百花齐放。。。。在此笔者分析了一下典型的几款面向C端患者的互联网医疗产品。。。
1. 春雨医生、、丁香医生(医患平台)

春雨医生原名春雨掌上医生,,,由原网易新闻客户端负责人张锐在2011年7月创立成立于2011年7月,,从2016年起,,,,春雨医生开始从线上走到线下,,,,尝试构建全国性的互联网+医院服务网络,,,希望将互联网理念中以用户为中心的思路真正移植到患者线下就诊流程,,,,真正改善患者整体体验。。。
丁香医生原名家庭用药,,,,于2013年6月上线,,是医学网站丁香园团队研发。。。
平台拥有50000+三甲医院及以上专业医生团队,,,,7×24小时在线。。
为大众提供专业可信赖的多元化健康场景解决方案,,致力于做健康生活方式向导。。
作为同样都能远程诊疗的互联网医疗平台,,,丁香医生将重点核心功能放在健康百科,,,原因在于丁香医生由丁香园团队研发的医学平台,,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可信赖的医疗健康服务和医疗科普平台。。而春雨医生更着重强调各种各样的家庭医生,,,,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找得到、、、、快速找到值得信赖医生的诊疗平台。。。无论他们作为医患平台的侧重点是什么,,最重要的事情还是要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信赖,,,多个专业的信任背书,,,,既能解决信任问题,,,也能实现医生实名推荐,,为其带来一波口碑推广。。。。
2. Patients like me(患患平台)
Patients like me是一款病患者社区平台,,至今有将近16年的历史,,,,这款产品可以将自己的原始信息进行输入,,,然后获得准确的、、、可靠的关于自己的检测报告,,,同时在这个平台社区里,,,病人可以分享自己的症状、、治疗过程和经验,,并且可以以其他的相似患者的治疗情况作为参考,,做出自己的判断。。
在这类平台的患者之间更加信任和自己同样的患者,,,,对待医疗护理更多的是寻求答案而不是被动等待。。。。
3. 平安健康、、京东健康(药患平台)

平安健康原名平安好医生,,,2015年4月21日,,,中国平安上线“平安好医生”,,,其最初的产品定位为以医生资源为核心提供各类诊疗、、、健康管理服务,,,后来随着其业务的不断扩大以及在香港的上市,,,,逐渐成为了诊疗、、电商、、、、保险三大业务全方面的平台。。
2013年初,,京东首次开展保健品零售业务,,,,2016年京东大药房上线,,,,京东踏足医药电商行业,,3年之后,,,京东健康正式成立。。。结合京东独特药品供应链优势,,,在业界首创了线上“医+药”闭环,,,2019年1月,,,“京东互联网医院宿迁分院”上线,,,,完成了首笔线上购药医保支付。。。
相比京东健康,,,,平安健康的业务更加全面,,京东健康的产品定位更加清晰。。。。这类患药平台他们依然拥有互联网医疗的核心功能问诊功能,,,但他们更强调问诊过后的电商环节,,,买什么药,,价格是多少,,,药品可信赖程度,,,都是用户考量的维度。。。。这类平台也挖掘到了其中蕴含的巨大商机,,正在逐步向这个方向走向全面化。。。。
四、、个人总结
综上,,,笔者认为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可期,,值得翘首以盼,,,,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
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扶持互联网+的医疗模式,,让其能够更加大力快速地发展。。
已有的互联网+的医疗模式有效降低了医疗成本,,准确的定位出患者的差异化医疗需求,,,,并且加强了医生的流动性,,,线上诊疗的方式,,让医生可以在医院工作的结束时段进行医疗展业,,,甚至可以树立个人的影响力,,让自身的医资受到更多人的关注,,,非常利好个人医师的执业发展;相对应的对于庸医的评判在互联网评级、、、、患者监督曝光 的影响下,,,,医资、、、、医品、、、医德等的透明度进一步扩大,,,有利于提升整体医疗水平。。。。
医疗信息数字化作为建设数字化医院的根本,,,,同样叶也在为建设互联网+医院提供成长土壤。。医疗信息的数字化,,在保证患者隐私数据安全的情况下,,,建立了病-患的病历信息互通,,,开放了部分信息披露权限给医生以及地方时在线医疗机构。。。
缺点体现在:
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匮乏,,,在线服务与数据应用发展受限。。当前,,医疗数据繁多,,各类互联网医疗平台衔接不畅,,线上线下、、跨平台诊疗结果分布分散,,,使得各地以患者个体为中心的数据汇集与共享难以实现,,,互联网医疗一体化服务体验不佳。。
优质医疗资源吸纳力不足,,线上诊疗服务能力欠佳。。。目前,,,对于三甲医院、、主任医师等优质医疗资源的吸纳能力不足,,,线上医师的诊疗水平、、、、全天候就诊能力普遍偏低,,,用户对于线上诊疗结果和处方信任度不足。。。。疫情期间,,人们迫于出行限制,,,,线上就诊需求激增,,,,而疫情后,,,,如不解决优质资源供给这一痛点,,,,远程医疗平台的使用率将大幅回落。。。
兼备医疗管理和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紧缺。。
在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时代,,,我们需要不断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实现部门数据互通的电子病历系统,,,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保障归档与交流的安全性。。。。深入医院业务场景,,观察分析业务产生的方式,,以及需求诞生的前提,,科学的分析需求的价值,,辨别需求的真伪,,,提炼真需求,,,并遵循国家监管制度要求,,提出建设性、、、前瞻性解决方案。。。。建设多院互通的一卡通可以作为产品机会,,,,打通行业院与院的信息壁垒。。。。分级诊疗、、远程诊疗等线上就诊模式应不断深化其安全信、、、可靠信。。
同时,,,针对医者,,,,重视医疗信息化人才培养,,,,扩大开设医疗信息学相关专业的设置,,,,培养出一定规模的复合型医学信息人才。。。。即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者、、、、管理者,,,必须要在精通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同时,,,,也要熟悉医院管理业务的规律,,,,两者缺一不可。。。但是院与院的信息互通需要牵扯的利益相关人非常之多,,作为产品,,我们需要为企业做出战略方向意见的同时考虑以上因素,,,,精准的评估机会成本,,,否则,,,,利益干系人将对产品发展形成致命威胁。。。
综上,,不论是区域医疗还是全系的医疗数字化,,,,以患者为中心的建设思想依然是数字化医疗的核心,,,,医疗数据的中心化和焦点化将是未来的趋势。。
以上是我对互联网医疗与医疗信息化的薄见,,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谢谢。。。。
本文由 @格伦芬南巫师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