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之路亟须画下“白实线”
患者先勾选药物,,,,再“编写”症状,,,,就能顺利网购药品;未成年人可轻松买到麻醉类药品;消化内科医生能随心所欲开出皮肤类疾病处方……互联网医疗领域充斥着种种乱象。。。。后疫情时代,,如何打造规范、、、、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互联网医疗新业态??在“2021中国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大会暨互联网医院高质量规范发展论坛”上,,与会专家对此展开了讨论。。
“看不清、、戳不到、、、扣不着、、、听不见。。。。”在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周军看来,,,,隔着屏幕和物理距离,,医生直接对患者进行身体检查受到限制,,,这是互联网医院的“硬伤”。。。互联网医院未来将如何发展???中日友好医院院副院长崔勇认为,,可优先探索适合图像特征诊断的学科,,如皮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打造专科互联网医院的细分模式。。。。此外,,,,建设脱离各医院信息系统的“超级平台”,,,构建药物配备与供给的“双通道模式”等,,,也是未来互联网医院发展的可循路径。。。
崔勇将互联网医院形象地比喻成一辆正在飞速奔驰的汽车——医保、、、、支付和运营是这辆车的引擎,,,工作平台是平坦的公路,,监管机制就是公路上不可触碰的白实线。。。。“需求引导、、政府监管、、、、医院主体、、平台支撑,,,,构成了互联网医院良性运行的完整体系。。。”崔勇说。。。
“白实线”怎么画????
目前,,,,国内绝大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建立起互联网医疗服务监管平台。。。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处副处长陆珊介绍,,,对互联网医院的监管主要包括准入资质、、诊疗数据、、、线上处方、、、、费用、、、、服务评价、、投诉、、、、负面积分等方面,,贯穿于患者线上问诊前、、中、、、后等环节。。屏幕那头的医生是否有资质出诊、、所开处方是否合理、、、服务是否令人满意等情况理应都在监管平台的掌控中,,,,但实践起来却遇到了不少问题。。。
陆珊表示,,,,目前监管往往建立在互联网医疗平台上传真实数据的基础上,,,如果医疗平台有意违规造假,,,,就会加剧监管难度。。另外,,,监管还面临跨部门、、跨地区、、法规尚不健全等诸多挑战。。。。
医管、、、、药监、、、、医保等部门如何互联互通??外地医师在本地注册,,,,谁来管???平台上传的海量数据,,怎么“看”??大量处方的合理性怎么高效判断??如果医生或医疗机构违规,,,怎么罚???……
陆珊将这些问题抛给了与会者,,,,也抛给了整个行业。。。
◎实习记者 于紫月
(责任编辑:杨秀峰)
本文来源:科技日报